Search

人能不能活在愛裡 不是只有愛情

  • Share this:

【我關心的就是一件事 人能不能活在愛裡
不是只有愛情那種愛.....】

「你說 台灣最大問題是心理問題
我覺得 不幸福的來源是一些很細微的感受
感受我們沒有辦法去做想做的事
這來自於社會上的觀念 所謂的文化

例如我們談的例子中 女性還是一直在面對著強跟弱的事情
妳事實上要很堅強 可是妳表態的方式
好像要很輕柔

在這裡面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

這東西其實是很難改變的
可是如果我們不去動它 沒有人出聲的話
改變是很慢很慢的 我們的兒女們仍然要面對一樣的事」

「人的創造性是生命力的來源
你覺得今天可以有一點創造性
你就會覺得你活著 有往前 有開展

榮格心理學重視的創造性 意義在於 超越現有的對立
我們人生當中會有很多opposites
就是對立的事情
例如 黑跟白
你自己
創造出來的把現有的東西融合
但是又跳脫又超越的狀態 就是創造性

我們依據一直以來的關注 繼續前進
不是為了變成誰或像誰 這是自我的創造性」

「其實 我關心的就是一件事
人能不能活在愛裡面
不是只有愛情那種愛
例如說 一個家裡面
假設你的人生方向跟我不一樣
我能不能放手 然後祝福
或者 在你往前走
任何時候 遇到困難的時候
我還是可以支持你
即便我的理念和你不同

我們仍然缺乏這樣的融合
很多人對於生活選擇不一樣的人
仍然有排斥 有歧視

為什麼情緒勒索一詞會引起那麼多的共鳴
因為我們都覺得 有太多的力量
要求我們放棄自己的夢想 放棄自己的信念

我們每一個人 都或多或少的在抵抗外界這些東西
每天有很多很多的自我質疑:你這樣 ok 嗎?

親近的 有影響力的人
會用他的不滿來強迫你改變

很多比較柔和的人
都不知不覺在配合別人
沒有往自己自我實現的路上去走

這其實是我最有感觸的
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事情
想起來就是一個人的事
卻有那麼多人要阻礙

只談如何抵抗別人的干預 也許是不夠的
我們應該好奇 為什麼有些人不管別人不行?
有問題的 不是努力實現自我的人
而是看到別人不像自己
就會不舒服 然後一直要去排斥的那些人

那些人其實是需要被療癒的
可能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而深深焦慮著
因此想要控制別人 你們一定要跟我用一樣的方式過人生
如果不用這種方式 代表你否定我

這些人寂寞 不安
需要就由控制來膨脹自我

試著了解這些問題
如果能夠跨過這個分隔
對於分裂的療癒 才可能發生

「很多願意理性思考 感性包容的人 都很安靜
甚至安靜到已經不再期望被了解
而改變 其實是需要更積極的
不再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什麼
因為有太多
不能瞭解我們的聲音 在主宰我們的生活 我們的土地

不管是和個人 夫妻 或 家庭做心理工作
事情最後都會回到一個集體的層面
意思是
從好的地方去想 個人一個小小的變化 會發生效應
開始影響周邊的人

但從比較令人擔憂的層面來講
個人如果不行動 就等著被旁人的動態吞噬

我們接受一個挑戰
如果要開始 讓溫和的自己 決定如何生活
就必須學習跨出同溫層
跟九十個會質疑你的人對話
跨越那個割裂

其實 心理治療師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Bridging
橋接
願我們都在一起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演講、活動邀約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